羡慕嫉妒恨
“羡慕嫉妒恨”不仅强化了中心词“嫉妒”的表达效果,还包含了嫉妒的结构层次和来龙去脉。[1]
不要把“羡慕嫉妒恨”分开,不要写成“羡慕、嫉妒、恨”或者“羡慕·嫉妒·恨”,那将会削弱它的表达效果,甚而使之韵味尽失。[1]
嫉妒从羡慕来。羡慕是看到别人有某种长处、好处或有利条件,希望自己也有;嫉妒则是看到别人拥有这些东西,情绪抵触,心生恨意,你越是“向阳石榴红似火”,他越是“背阴李子酸透心”。日本的阿部次郎在《人格主义》中讲道:“什么是嫉妒?那就是对于别人的价值伴随着憎恶的羡慕。”歌德讲得更透彻:“憎恨是积极的不快,嫉妒是消极的不快。所以嫉妒很容易转化为憎恨,就不足为奇了。”羡慕——嫉妒——恨,正好画出了嫉妒的生长轨迹,始于羡慕终于恨。羡慕只是嫉妒的表层,恨才是嫉妒的核心。[1]
那么,恨什么呢?在中国古代的一些典籍中,把“嫉”和“妒”作了区分。王逸为《离骚》“各兴心而嫉妒”作注:“害贤曰嫉,害色曰妒。”郑玄为《诗经·召南·小星序》“夫人无妒忌之行”作笺:以色曰妒,以行曰忌。”邹阳《狱中上书自明》亦讲道:“女无美恶,入宫见妒;士无贤不肖,入朝见嫉。”译成现代文,“嫉”大概相当于“红眼病”,侧重点在才能和仕途;“妒”大约相当于“吃醋”,侧重点是性和情爱。撮其要旨,一“贤”一“色”,男才女貌,是最易招致忌恨的。这也正是孔子高足子夏强调“贤贤易色”的原因所在吧?[1]
由于嫉妒二字均有“女”旁,会让人联想到女性多嫉妒。然而事实上,男性在嫉妒这个领域里也表现得毫不逊色。据《旧唐书·李益传》记载,集大才子、大公子、大官人于一身的唐代大诗人李益,“少有痴病,而多猜忌,防闲妻妾,过为苛刻,而有散灰扃户之谈闻于时,故时谓?痴为‘李益疾’”。堂堂正史,专门记载以个人名字来命名的一种“疾病”,可见李益这爷们在该项目上的造诣之深。其实,嫉妒是人的一种本能。谁没有嫉妒过别人?你没有吗?谚云:炎凉之态,富贵甚于贫贱;嫉妒之心,骨肉甚于外人。骨肉尚且嫉妒,况他人乎?所区分者,只是每个人的嫉妒心之强弱不同罢了。
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,“微妒”可以激发人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,似乎并非什么坏事。所谓“微妒”,犹如菜肴中起调味作用的作料,而作料终究不能当饭吃。如果一个人的嫉妒心过于强烈,“中夜恨火来,焚烧九回肠”,整日里痛苦着别人的幸福,幸福着别人的痛苦,长之以往,人何以堪![1]
常言道,距离产生美,而近距离却产生嫉妒。《世说新语》里有“妒前无亲”一语,我觉得“妒前”(痛恨站在自己前面、超过自己的人)这个词儿特别精妙传神。[1]
英国哲学家、思想家培根说过:“人可以容忍一个陌生人的发迹,但绝不能忍受一个身边人的上升。”我们平日里所说的“同行是冤家”、“文人相轻”,也是这个道理。尤其在文人堆儿里,有的人看见别人写一手好文章,极易产生“瑜亮情结”,一边妒火中烧,一边又讳莫如深,别有忧愁暗恨生,此时无声胜有声。说不出来的苦最苦,无言的嫉妒最深。[1]
“羡慕嫉妒恨”,一语五字,蕴含着多么丰富的内容啊!恨源于嫉妒,嫉妒源于羡慕——换言之,恨源于爱,嫉妒源于不如人。对一个人来说,被人嫉妒即等于领受了嫉妒者最真诚的恭维,是一种精神上的优越和快感;而嫉妒别人,则会或多或少地透露出自己的自卑、懊恼、羞愧和不甘,对自信心无疑是一个打击。学到知羞处,才知艺不精,一个人正是透过嫉妒这种难于启齿的情感,才真切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如人处,临渊羡鱼,不如退而结网。[1]
人一旦暗生嫉妒,看人的眼光立马就“独到”了,量人的尺度也分外地“严格”了。他会凝神屏息地等待着你出点情况,甚而处心积虑为你设计制造一些情况。而真正的文人,又往往是些口无遮拦大行不顾细谨的人物,很容易让有心人抓住借题发挥的“把柄”。[1]
近期评论